第3章 兰溪镇(第1页)
兰溪镇,这座坐落在凌霄城南边一千里外的古镇,是通往凌霄城的必经之路,也是一处重要的交通枢纽。它依山傍水,蜿蜒伸展,街道两旁的店铺林立,行人络绎不绝,各自忙碌着日常的生计。然而,就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日子里,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过街道,引起了众人的注意。行人纷纷停下脚步,恭敬地弯腰行礼,对车上的人表现出极高的敬意。
车上的不是别人,正是兰溪镇的大善人张禄。他曾是清源山的一名弟子,但在意识到自已的修行之路难以为继后,便转而投身于处理宗门的世俗事务。每逢灾荒之年,他都会慷慨解囊,开设粥铺以救济灾民;遇到病患,他也会伸出援手,施以救治。多年如一日的善举,让他在民间的声望日益高涨。
………
夕阳的余晖洒在兰溪镇的城墙上,将行人的影子拉得细长。在这片温暖的光影中,一位老道人和一个身穿道袍的少年缓缓走过,他们正是杨应和换上了新装的谢玄。
城墙上,一张告示吸引了他们的注意。谢玄自幼在村中接受过启蒙教育,虽然只是粗通文墨,但阅读普通的告示还是不在话下。他走近一看,只见告示上写着:
“近日,吾城不幸,孩童失踪之案频发,民心惶惶。此等恶行,天理难容,吾等必当严查不怠。为保吾城安宁,望诸位居民提高警觉,细察周遭,若有可疑之人或事,切勿轻忽。凡有所发现,无论巨细,皆请速至书院报告,以助书院早日破案。”下方印有正心书院的字样!
这段文字让谢玄的眉头微微皱起,他转头对老道人杨应说:“师父,这城中似乎不太安宁啊。”杨应点了点头。
在九州大陆,国家的概念并不存在,这片广袤的土地上,是由儒家、道门和佛门三大势力共通治理的。儒家以其修习浩然正气的特质,行事公正无私,因此在民间纠纷的处理上,人们更倾向于信任书院弟子的判断和处理结果。这种信任逐渐转化为一种社会共识,使得儒家在民间纠纷的调解中扮演了核心角色。
道门则以其对自然和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,掌管着民间的生产活动。他们运用道法和智慧,指导农耕、工艺和商业,确保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能够和谐有序地进行。
至于佛门,他们选择了一种更为独立的方式,划定特定的区域,自行负责管理。在这些区域内,佛门弟子修行、传法,通时也承担起教育、医疗和慈善等社会职能,形成了一个个自给自足、和谐宁静的小社会。
杨应进城后,便想要向城中的居民打听了当地的情况。正好碰到一位进城的老人,便向他问道!
“老人家,我们是从南边游历而来,也是第一次来到宝地,不知道贵宝地有没有有趣的人与事呢?”其实单从年纪上来讲,杨应已经一百有余,只是修行中人,不显老态而已!
“有趣的人和事?”老人思量了一会,“也没什么有趣的吧,兰溪镇人口多,西边有一个矿场,是张大善人在管理,要说到有趣的人,张大善人也算是,他为人友善,喜欢结交好友,仗义疏财,但凡有人投奔他也不会拒之门外!听说还是一位神仙呢,兰溪镇受过他恩惠的人可太多了,他是这个”老人比出一个大拇指说道!
杨应想了想,自已也是身无分文,虽然对于道门修行来说,民间钱财作用不大,只是现在谢玄跟在身边,总不能到了城里还让谢玄睡在大街上吧!便向老人打听到张大善人的住处,试试能不能借宿几日!
张府位于兰溪镇东边,那里也算是贵人的聚集之地!二人走到张府门前,扣了扣门环,随即没多久边有一个下人过来开门,看见谢玄二人身穿道袍,老者也仙风道骨的模样,急忙将二人请了进来才说道:
“二位是道门中人吧,这会张老爷并不在家中,只是他平时也有交代过,如果有道门中人过来,需要马上告诉他,要不二位先留下来,等老爷回来,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他的!”
杨应回答道:“贫道清风观杨应,这是我的徒儿,那边有劳了!”
跟着此人,来到张府外院西边的一处厢房,此处与外部的围墙很矮,与内院的围墙却很高,景致却也不错,有假山,有流水,池子里还有几条锦鲤!
谢玄二人进入厢房,便打坐修行起来!差不多过了两个时辰,门外天色已黑,一阵敲门声吵醒了正在修行的二人!
谢玄回过神来,点上了蜡烛,便去开门!只见一个L型中等,身穿华丽锦缎的中年人站在门外,谢玄将他请了过来!
“清源山张禄,见过两位!”华贵的中年人说道: